1、建廟緣起
根據學者劉枝萬先生研究,臺灣各地王爺廟之建廟起源,大致可分為香火攜來型、王船漂著型、神蹟供奉型、分靈崇拜型、厲鬼崇拜型及靈物崇拜型等六大類。其中香火攜來型乃先民渡臺之際,常攜帶原鄉香火或神像,以求庇祐保平安,起初供奉於自宅,日後再建廟奉祀,此類王爺為臺灣王爺廟之最多數。而王船漂著型廟宇,則因緣於昔時東南沿海地區之「送瘟」儀式,由於瘟疫流行,居民以為是「瘟神」作祟,認為把瘟神送至別處可讓瘟疫遠離,制止其蔓延,故設王醮祭典、造王船,送瘟神入海遠漂。王船所到之處,地方又怕其作怪,乃建廟奉祀並留置王船,或將王船燒毀或再送走,以便能遠離瘟疫之威脅。此種作法輾轉相沿,成為一種習俗,並隨移民東傳臺灣,如《諸羅縣志》卷八風俗志載:「斂金造船,器用幣帛服食悉備;召巫設壇,名曰王醮。三歲一舉,以送瘟王。醮畢,盛席演戲,執事儼恪忌禁酒食;既畢,乃送船入水,順流揚帆以去。或泊其岸,則其鄉多厲,必更禳之。」王船之放流,因季風之吹送,常漂至臺灣西部沿海靠岸,其情況,或王船本身載運神像一起漂流而至;或是僅神像漂流被拾獲;或是神柴被撿拾,經乩示雕成神像建廟供奉,皆有其可能。池和宮之建廟,乃屬王船漂著之類型,即因王船載滿神像及器物,漂流至紅毛港邊,地方咸信為神明旨意,遂有建廟之舉。
池和宮之肇建,緣於王船之漂流靠岸。至於王船從何處而來?這在兩岸開放交流之後,藉由宗教文化活動之指引,廟方登陸進行尋根溯源,找到王船流放之祖廟,即位於廈門市同安區馬巷鎮馬巷街218號之元威殿。
祖廟所在之馬巷古鎮,原名馬家巷、馬厝巷,別稱舫山,歷史上行政區域曾隸屬泉州府,清康熙42年(1703)為加強對海島之管理,設置馬巷廳,下轄今廈門馬巷、新圩、內厝、新店及今之大小嶝島、大小金門島等地。元威殿俗稱池王宮,又名元威堂,初建於明萬曆年間,地址在馬巷五谷市榕樹下,直至天啟2年(1622)始遷至現址。據《馬巷廳志》載:「元威殿在五甲街,相傳神為武進士池姓,于耆老夢中得之,後現像里社,鄉人鳩眾建廟,遇有疾疫,禱告甚靈,時稱為池王爺。」池王爺名然,字逢春,又名德誠,原籍南京,曾中文舉人,明萬曆3年(1575)武進士,文武雙全,為人耿介,居官清廉明正,常懷治國安民、濟困扶危之志。曾任漳州府道台,傳說某日途經馬巷東七公里處之小盈嶺,路遇兩位使者,自稱奉玉旨欲往漳州播撒瘟藥懲罰百姓。池然自忖上任伊始,不忍千萬生靈遭受災殃,乃智取瘟藥自服身亡,代黎民百姓受罪,死後顯化於馬巷。天使將實情稟奏天庭,玉帝深受感動,特嘉獎其高風亮節,敕封為「代天巡狩」,並委派在元威殿鎮坐為神,其神威顯赫,聲靈丕顯,遂逐步加封為「總巡王」,後又下壇乩示,玉帝再加封為「總制」,其總頭銜稱「玉旨敕封代天巡狩總制總巡王」。
馬巷池王宮為池府王爺之發祥地,俗稱「正爐」、「祖爐」或「總爐」,臺灣稱為「祖廟」。該廟分靈散布在閩南及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及臺灣等地,廟宇達千座以上,新豐池和宮為其中之一,是一座歷史悠久之大廟。
2、修建經過
池和宮之修建沿革,因歷史文獻闕如,僅能從傳說口述中勾勒梗概。據傳本廟初建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是年泉州府晉江縣富美港之王爺廟,大建王醮,逐瘟祈福,並舉行送瘟儀式,放流王船出海,船上滿載王爺神像、食糧及建材等,隨季風海潮漂流至紅毛港海邊,地方居民好奇登船窺探究竟,發現三尊雕工精美之安座王爺神像,認為聖澤臨境,乃建廟迎奉王爺聖尊。廟宇草創之時,據傳僅為兩坪大小之茅茨小屋。由於移民拓墾之初,瘟疫瘴癘等傳染病流行,志書所謂「土地多瘴氣,來往之人恆以疾病為憂。」王爺既為代天巡狩之瘟神,善男信女為求境內平安而多所崇祀祈求,因王爺神威顯赫,有求必應,信眾乃日漸增多,香火也日趨興盛。
至道光元年(1821),新庄子望族徐景雲先生,又感於王爺神恩浩蕩,信徒香客遽增,遠近前來朝拜不絕於途,而原廟宇雍塞狹隘,又經漫長歲月侵蝕,久經風吹日曬雨淋,廟貌已現頹圮,乃捐資﹙地﹚募款二百兩銀元,庀材鳩工,改建新廟。而隨著時光更遞,池府王爺覃敷恩澤,其神靈地位已在地方百姓心中深植牢固,信女善男競相捐款納誠,祈使廟貌能永保煥然清新,乃於道光26年(1846)及民國38年(1949)再進行二度改建重修,自此廟宇格局漸趨恢弘。
迄至民國64年(1975),由於池王爺聲名遠播,成為香客輻輳之宗教聖域,加以臺灣經濟起飛,新竹地區日漸繁榮,新豐一帶高樓大廈紛起,相較之下,池和宮之廟貌已顯其狹陋,故信徒又鳩資新台幣一千七百萬元進行改建。此次改建實為重建工程,歷時四年,規模浩鉅,耗資龐大,直至民國68年(1979)10月23日始告竣工,並舉行慶成建醮盛典。其時眾信士紛紛備辦牲醴果品,而以全豬全羊為供品者,統計高達二千六百餘戶,其盛況可謂空前。新建之廟宇為「口」字型格局,裝飾繁複,外觀雄偉。
關於傳說之池府王爺廟興建沿革,有四點值得商榷,一是王船來自泉州晉江縣富美港之王爺廟,但經廟方前往大陸尋根,發現祖廟應是廈門馬巷元威殿,兩者有所出入。二是池府王爺為何者之化身?新豐池和宮以王爺為徐春生,字夢彪,係福建滸州人氏;而元威殿祖廟則以王爺為池然,字逢春,兩者說法亦不同。三是徐景雲其人,據《新豐鄉志》人物篇載:「徐慶江即徐景雲,祖籍廣東省陸豐縣,新竹廳竹北二堡新庄子人,清例授例貢生,生於1855年(咸豐5年),卒於1901年(明治34年),得年四十六歲。」如此,則道光元年(1821)徐景雲不可能捐資建廟,此疑點待釐清。四是自道光26年(1846)至民國38年(1949)間,其歷史超過一百年,皆無修建記錄,亦是令人不解之處。
上述問題,說明文獻史料保存之重要性。地方廟史之建構不易,相關資料之闕如是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池和宮內之古文物,以正殿所懸之「聲靈丕顯」匾最具史料佐證價值,該匾落款為「道光乙亥年」,即道光17年,由「水陸眾弟子」所立,由此匾雖無法窺知廟宇之改建年代,但道光年間本廟香火之鼎盛卻可由此看出端倪。其次,池王爺姓名之更易,說明宗教信仰由大陸飄洋渡海過臺灣,隨著歲月推移,逐漸融入在地傳說元素,成為在地化且具有地方特色之民間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