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鄉新豐鄉,舊稱紅毛鄉,至民國45年始改稱今名。本鄉之漢人正式拓墾,據相關文獻記載,始於清朝雍正年間,屬萃豐庄之墾殖範圍。按淡新檔案22410-116案件所載:「立典庄業契人汪文東等,有承先祖父遺下于雍正拾三年間,合夥向竹塹社大均等買給荒埔弍所,續後股內承坐一併歸壹,坐落土名萃豐庄、眩眩埔、造船港、紅毛港、大溪墘、蠔壳港等處……」文中「先祖父」即泉州人汪淇楚,與汪仰瞻、汪廷昌等眾人,於雍正13年(1735)合夥組成萃豐庄墾號。汪仰瞻是合夥人名,也是墾號名稱,向竹塹社土官大均明買荒埔地二處,並取得淡水廳墾照,成立墾區庄進行開墾。
而萃豐庄成立之前,已有漢移民零星潛入該區內私墾,迨該墾庄設立,乃將之全部吸納,成為其墾佃。萃豐庄之範圍有多大?據文獻所載,其墾區土地有南、北二處,分別是南區「一名眩眩埔,東至竹塹塘前憲定界牌,直抵鳳山崎大路為界,西至海,南與王家庄業交界直抵西勢大路至海為界,北至鳳山崎腳柳粟溪為界。」及「一名造船港,東至往大溪墘大路為界,西至海,南至山與貓兒錠郭家庄為界,北至大溪墘大溪為界」大體而言,位於南區眩眩埔這塊墾區大致上包含今日頭前溪與鳳山溪之間的海岸平原(在今竹北市境內)加上頭前溪南岸原先汪淇楚開墾之大店苦苓腳一帶(今新竹市古賢里一帶);而北區造船港墾區則北至大溪墘大溪(今桃園社子溪),南至今日新豐鄉境內。而本宮所在之紅毛港庄恰位於本墾區之最南部分。
萃豐庄組成後,拓墾庄業運作至乾隆18年(1753),汪淇楚將其擁有之一半庄業賣給徐啟香。徐啟香祖籍廣東陸豐,後產業傳予獨子宗鵬,宗鵬於乾隆36年(1771)不幸身故,產業最終輾轉賣予堂弟徐立鵬。按徐氏族譜記載,徐立鵬清代惠州府陸豐縣吉康都三溪鄉南阿甲龍船石下人,約生於乾隆9年(1744),因原鄉地少人多生計困難,約當乾隆26年(1761)時,以弱冠之年(約17歲),隨長兄瑞鵬及堂兄弟坤鵬、翔鵬、道鵬等昆仲四人結伴渡海來台,開基拓殖,於舊港登陸後,在竹北麻園耕種並兼營生意多時,才轉到新庄子,並於乾隆40年(1775)以七千五百兩劍銀買下堂兄宗鵬在萃豐庄遺下之庄業。今據徐家收藏徐宗鵬之妻范氏偕男福壽、福賜杜賣萃豐庄業予徐立鵬之古契來看,徐立鵬直至乾隆40年才取得萃豐庄一半的產業,其內容原文如下:
「立杜賣盡絕根庄業契人兄嫂范氏、男福壽等,先年有承翁父遺下明買汪仰詹萃豐庄眩眩埔、造船港、大溪墘、麻園、船頭等處庄業。一名眩眩埔,東至竹塹塘前憲定界牌,直抵鳳山崎大路為界,西至海,南與王家庄業交界,直抵西勢大路至海為界,北至鳳山崎腳柳粟溪為界。一名造船港,東至往大溪墘大路為界,西至海,南至山與貓兒錠郭家庄為界,北至大溪墘大溪為界,二處界址明白,其青熟埔地庄業與汪仰瞻各對半均分,併帶公館一座,經前報官堪明稅契陞科給示招墾在案。情因先年范氏隨夫回籍,迨三十六年不幸夫身故,吾姑思氏寡子幼,臺地夫承翁父遺下庄業難以管守,姑媳商議,祖鄉創業乏銀湊用不已,奉姑命母子渡臺,將此庄業托中杜賣絕與夫伯弟立鵬出首承買,當日三面言定著實,絕賣出庄價劍銀七千五百兩紋正,其銀即日仝中交范氏母子親收足訖,色色是現,併無債貨準折,其庄業無論熟墾青埔一盡付與夫伯弟立鵬前去掌管收租完課,每年應完正供谷二百七十三石二斗六升五合三勺,又帶完勻丁耗羨社租谷六十石,社課銀十兩正,各項完繳,係此庄業一賣千休,寸土不留,永斷葛藤,永遠為業,前去招佃耕墾,保此庄業。實係夫承翁父明買遺下之業,,與房門兄弟叔姪各無干涉,並無上手來歷交加不明,亦無重張典掛他人為礙等情,如有此等情,係氏母子一力抵當,不干承買人之事。此業價已敷足,各出心甘意愿,兩無逼勒,日後永無找贖,恐口無憑,立杜賣盡絕根庄業契字一紙併二手買契、司單、歸契共四紙,付執為炤。
即日批明收過契內劍銀七千五百兩紋正定足訖再炤在場男 徐福壽
徐福賜
為中人 龔孟招
在場親身父 范紹堯
在場見人夫伯兄 輝鵬
雲鵬
茂鵬
宗國
坤鵬
代筆人夫姪 熙潤
在場見人夫表姪 繆熙鰲
在場見人夫姪 熙振
茂瓊
在場見人夫姪孫 友慶乾隆四十年十一月 日立杜賣盡絕根庄業契人范氏
經由這份古契約之呈現,有助於瞭解徐立鵬取得萃豐庄一半產權之經過,也使新豐地區之拓墾之歷史脈絡更為清晰。
徐立鵬過世後,墾業由長子徐熙拱接掌。乾隆56年(1791)徐熙拱大舉進墾大溪墘一代荒埔,其地區包含今日楊梅鎮的水美、紅梅、楊江、永寧、梅溪、太平……等里,徐家產業更為擴大。嘉慶13年(1808)熙拱英年早逝,產業由長子長子徐國禎、徐國禎的孫子徐祥雲、徐景雲等先後相繼接管,直至光緒21年(1895),午未割臺為止。
由於徐家內部相當團結,具有很強向心力,產業創置後不曾分割、分戶或分管,乃以徐熙拱為業戶名,經營管理長達百餘年。本宮與徐家亦有頗深之淵源。
除徐家外,閩、粵移民亦相繼入墾本鄉,就相關文獻所載如:雍正五年(1727) 泉州同安人曾誥頭,陸豐人黃君泰、徐裡壽開拓員山庄(今員山村)、崁頭厝(今瑞興村);雍正8年(1730)廣東海豐人郭青山開墾員山仔之福興莊,陸豐人黃海元、張阿春拓墾福興莊及東勢,同安人李尚進墾後湖(今埔和、坡頭村);雍正10年(1732)廣東陸豐人徐錦宗開拓茄苳坑,同安歐天送、南安曾六合墾紅毛港大庄、崁頂厝,惠安人楊夢樵開拓樹林(近蚵殼港);雍正11年(1733)陸豐人羅朝章、黃魁興、官阿笑合墾十一股之福興中崙、大竹園、崁頭厝;雍正十一年(1733)廣東鎮平人巫廷政開拓青埔子;乾隆2年(1737)廣東陸豐人姜朝鳳開拓紅毛港南樹林子等。
閩、粵先民在新豐地區拓墾開發,披荊斬棘,以啟山林。而隨著各姓移民如吳、陳等姓之陸續移入,其後代蕃息繁衍,逐漸枝繁葉茂。在開墾過程中,面對種種橫逆困難,需要宗教信仰以求慰藉依託。本宮之肇建,成為新豐地區沿海聚落之信仰中心,歷來地方各姓氏家族之參與,可謂相當踴躍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