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Donec quam felis, ultricies nec, pellentesque eu, pretium quis, sem nulla consequat. Aenean massa.

Image Alt

史前考古遺址

  本鄉因其濱海地理位置使然,是本地較早開發的鄉鎮之一,也是新竹地區至目前為止,唯一發現有史前遺址之處。

  本區所發現之遺址,多位在溪海相會及溪沿岸平原肥沃地帶,上溯史前時代,其文化系統,有古老之繩紋陶文化,存在年代約在四千兩百年以前,而上限不明;也有圓山文化及第一黑陶文化,其存在年代約在一千兩百年前至四千年左右;另有較晚期之第二黑陶文化,其存在年代,則在漢人來臺以前,上至公元前後,根據近年考古學家研究,上述文化系統,皆由大陸東南沿海傳入。
而台灣史前陶器大致可分為細繩紋陶,粗繩紋陶,網紋陶,灰黑陶等四類文化類型。其中細繩紋陶之文化遺跡最為普遍、分布最廣。為台灣各個史前文化中極重要之代表。

  關於本地遺址之發現,據傳紅毛村(今改名新豐村)溪邊池王爺廟(本宮)西北方兩百公尺左右附近之阿城窟盆形地,數十年前,牧童在該地放牛,常見盆形地邊有黑色陶片,其釉藥與現代黑釉甕片不同,特別閃爍,牧童常堆集一處,在遠方望之以為樂。

  民國42年春間,新竹文獻會編纂組長郭輝曾親往搜尋所謂黑陶片,曾在池王爺廟(本宮)附近路旁,拾獲史前磨裂黑色石刀斷片,在附近沙丘亦發現有多數之繩紋土器破片,出土陶片以橙紅色夾砂陶為特色,後經中央研究院專任研究員兼台大教授石漳如先生實地勘查,認為確係史前古物無疑,發現繩紋土器破片之池王爺廟(本宮)西北方約兩百餘公尺附近,是一盆形地。所發現破片為本地史前文化做了最有力的證明,這些多數繩紋土器破片按其形狀,可能屬於學者所稱之「繩紋陶文化」,年代距今四千六百年到三千五百年前或稍晚。分布於全臺各地,型器以罐型和缽型為主。細繩紋常施於器物的腹部。

  此外,民國91年,劉昌益教授亦曾前來試掘,也有所斬獲。綜觀本區遺址之出土文物,以石、陶器為主,石器僅一件,其餘陶片分二大類,一為厚型、褐色、粗沙圈足、繩紋之類型;一為厚型、褐色、泥質、圈足、素面無紋之樣式。而遺址範圍,若以本宮為目標,則廟之東、北、西三面沙地中,皆兼有散佈,尤以廟西濱河沙丘分佈最稠密。

  本宮附近遺址之挖掘出土,證明此地適宜人類棲息,早在史前時期,島上先民已在此生活蕃息。也說明本宮地理位置之優越,乃風水寶地,是藏風聚氣之處。

新竹文獻會在紅毛村池和宮附近拾得史前石庖丁破片圖(引自《新竹文獻通訊》「編後語」)

新竹文獻會在紅毛村池和宮附近拾得史前石庖丁破片圖(引自《新竹文獻通訊》「編後語」)